現在位置首頁 > 認識正修 > 本校特色

本校特色

本校特色

  • 點閱:46760
  • 推到 : FacebookTwitterplurk
    • 資料來源:正修科技大學
    • 日期:2022/06/13

     

    一、學制完整

      本校學制多樣,提供社會各教育階段、年齡層、上課時段、入學方式等不同需求,設有日間部研究所博士班、碩士班、四技、五專,進修部二技、四技二專,在職專班碩士班。包括三個學院,分別為工學院、管理學院及生活創意學院,計有機電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化妝品與時尚彩妝、營建工程、電子工程、機電工程、電機工程、工業工程與管理、經營管理、資訊管理、休閒與運動管理、金融管理、資訊工程、幼兒保育、文創設計與藝術保存、環境毒物與新興汙染物等十三個碩士班,土木與空間資訊、電子工程、資訊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工業工程與管理、建築與室內設計、電競科技管理系、國際企業、企業管理、資訊管理、金融管理、幼兒保育、應用外語、休閒與運動管理、化妝品與時尚彩妝、數位多媒體設計、觀光遊憩、視覺傳達設計、餐飲管理等二十系

     

    二、地理位置優越

      本校位於高雄市區(原高雄縣市交界),交通往返便利,繁榮的工商都會,適於產官學合作及社會脈動的掌握,切合實用的教學更易落實,有利於畢業生的出路。又居處著名風景區澄清湖畔,得地利之便而無都會之壅塞與喧囂,登臨綜合大樓,湖光勝景,盡收眼底,更能感知正修確是培育人傑的好所在。此外鄰近尚有長庚醫院、澄清湖棒球場、圓山飯店等,都是可共享及合作的重要資源。

     

    三、辦學績效優異

      94年教育部嚴格的科技大學評鑑,本校在私立科技大學排名4名內,超越比本校還早升格科大的學校;99年評鑑,本校更往前推進,全國排名第三(98、99二年合併評比),成績超越多所國立科大;104年度科技大學評鑑,校務評鑑及學院、系所全數通過;109學年度校務評鑑、學院及系所評鑑全數通過。102-105年榮獲教育部典範科技大學。而教育部督學年度視導,連續四年獲評為優等,全國獲得此一殊榮者僅本校與明志科技大學二所學校。

     

    四、重視實務教學

      為落實技職教育目標,要求製作專題,從實務中學習,除參加對外比賽,各系科每年都有專題製作競賽,頒發獎狀及獎金,並舉辦畢業成果展,獎勵優秀同學。學校並積極鼓勵、輔導、獎勵學生參與技能檢定,本校現有17個職類,29個職級技檢場地,包括4個甲級技術士檢定場地,是全國擁有最多技檢場地的學校,經常性接受政府單位委託辦理技能檢定,足見對實務之重視,目的在使學生接受切合職場需求的訓練,一畢業即能符合業界之需求。

     

    五、專業訓練與通識教育並重

      本校實施全人教育,強調專業訓練與通識教育並重,不只要培育學生成為專業知識的科技人,還要訓練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宏觀的視野、良好的品德情操、涵養人文藝術氣質、懂得關懷社會的全人格教育,因此我們重視人文通識課程,成立通識教育中心、藝文中心。

     

    六、出色的藝文環境

      本校原為工商類科的專科學校,未設藝術相關系科,但美學涵養,實不限於藝術學校師生,科技專才更需要藝術的陶冶,來增進生活情趣,培養氣度、品味和高貴情操。基於此,本校在改制學院之初,即設立藝術中心,專責推廣美育教育。其設立目的在專責推動藝術教育,辦理藝文活動,帶動人文藝術氣息;並提供資源與社區共享,促進本校與社區建立教育夥伴關係。其重要設施有專業美術教室、音樂教室、150坪藝術展演空間、150坪戶外綠化景觀展演空間。

    藝術中心成立以來,成果豐碩,主要項目有:

     

    1.藝術展演

    本校提供藝術家、師生、社區民眾、推廣教育班學員舉辦展覽與演出,包括國畫、西畫、書法、篆刻、陶藝、雕塑、空間設計、電影、古董、傢俱、音樂會、戯劇等多元形式與內容,讓學校多了一層難得的藝文氣息。而為促進社區總體營造,掌握藝術的本質,藝文展覽確立為從在地出發,這一原則,也有為藝術紮根的用意,而幾次國外作品展出及跨地域風格的作品展,同時也說明了藝術超越國界,超越族群的本質。95年正修廳落成啟用,高規格的空間與設施,可以預期,正修未來的藝術天空將更燦爛多彩。

    2.藝文講座

    配合藝術展演,另安排展出的藝術家現身說法,分享藝術家創作歷程與創作理念,或聘請評論者解析、對談,多元而有深度,大幅提升了展演的效益;多檔藝術美展及講座,更成為藝術學校及鄰近學校美術課程的實施場所。

    3.開設藝術類通識課程

    運用堅強的師資及良好的空間設備,依各學制需求,開設通識基礎或通識博雅課程,建置網中心網頁,提供線上展出及解析,規劃發行藝術護照,鼓勵更多師生投入藝文活動。

    4.舉辦藝文競賽

    除了提供學生欣賞藝術作品的機會,藝術中心也定期與不定期的舉辦各類藝文競賽,讓學生也有展現及提升藝術才華的一面,包括美術、音樂及各項創作表演,目的在進一步開拓學生人文藝術視野、提昇人文藝術素養與情操,並展現自我潛能與自信,深化藝術教育之成果。

    5.辦理藝文推廣教育

    主要包括美術、音樂、書法等項目,其中有些課程,因原有學員都繼續參加,出現無法增收新學員的情況,受歡迎的程度,足可作為推廣教育的典範。

    6.出版藝展專輯

    本校為了擴大藝術推展成果,經藝術家同意,在展出結束後,即出版專輯,免費寄送相關藝文及教育單位,作為推廣及研究之用,相信這些都將在藝術界,留下重要足跡。

    本校的藝文教育成果是輝煌的,藝術中心設立以來,受到包括教育部、訪視委員、督學、地方政府、藝文教育人士及社區民眾的高度讚賞與獎勵,其中原因主要有:

    (1).校長的全力支持,包括人力、空間、設備及經常性預算。

    (2).負責成員的專業與抱負。

    (3).空間設備優良。

    (4).活動符合社會需求。

    (5).獲得社會的認同,如義工的幫忙、藝術家願意提供作品,甚至捐助作品、企業人士的經費贊助等,都是明證。

    7.成立文物修護中心

    98年4月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成為國內藝術品修復保存領域中第一個取得認證之測試實驗室。成立藝術典藏管理銀行,並通過ISO 9001品質管理驗證,現階段已具備的專業藝術保存維護團隊,提供專業級的典藏空間、保全及管理系統,多方面確保藝術品與文物的健康及安全。

    本校擬打造亞太區域文物修復重鎮,聚焦修護保存科技,領航群倫。「文物修護中心」是全國首創導入科技進行文物修復保存之單位,以台灣藝術品保存及修復工作專業化為起點,與國際企業進行跨國合作,研發適合亞太地區氣候環境條件下的文物材保存產品,並申請專利,參與國際藝術博覽會、國際發明展、舉辦文物修復特展,將新興修復材料研發成果推廣至國際場合,期使台灣修護專業與世界接軌,並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國際合作。

     

    七、具國際水準的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

      該中心是本校重點投注的專業實驗室,其排煙道戴奧辛/呋喃檢測,獲得環保署及CNLA的認證,為國內第一個通過認證的單位,並且通過瑞典umeå大學舉辦之國際實驗室間比對,已確立分析戴奧辛能力已達國際級實驗室水準,檢測之證明,獲得國際之採認。本校通過認證後,企業界不必再送往國外檢測,節省許多時間與經費,並提升國內檢測技術水準。且本校通過認證後,國內陸續又有二家民間業者通過環保署之認證,使我國在戴奧辛/呋喃等檢測之國際競爭力大為提升。短、中程發展上,該中心將結合化工與材料工程研究所,與國內學術單位、醫院合作開發例如血液、食物、河川底泥等新的戴奧辛檢測技術及資料庫之建立,且積極開發目前台灣地區較需要的水質揮發性有機氣體、光電產業重金屬污染等檢測技術,並通過環保署及CNLA等國際認證。中、長程發展上,將嘗試與東南亞及大陸等正在重視環境污染的地區之學術單位合作,協助其作戴奧辛/呋喃等超微量檢測,提升本校之國際知名度。

     

    八、建置CNC產業菁英訓練示範基地

          該基地聚焦智慧機械,提升實務訓練成效,為全國唯一整合工具機組裝、調校、切削、品質控制、及遠端加工資訊監控之場域,採產業界高值化零件製造設備,培育CNC實作人才。

    九、產學合作成果豐碩

      本校為與業界保持良好互動,充實教師之實務經驗,積極推展產學合作業務,成果十分豐碩,曾於84、86、88、90、92、95、97、99、101、103、105、107、109、111年14度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建教(產學)合作績優單位獎。對證照制度推動更是不遺餘力,績效顯著,全校計有17個職類29個職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場地,包括4個甲級場地,為各級學校之冠,並因此獲推薦為台灣省技術士技能檢定委員會二所代表熱心推動技能檢定學校委員之一。且自88年起已連續受勞委會委託辦理全國技能檢定術科場地評鑑業務;辦理多場技能檢定監評人員研習、研討會,培育技檢監評人員;並多次獲得勞委會職訓局頒發「推展技能檢定、建立職業證照制度」績優單位,及政府各級單位頒發辦理職業訓練績優獎勵。

     

    十、尊重人性的友善校園

      安全、實用、美學、人性化的校舍建築,是本校校園規劃的基本原則,校園公園化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一直努力建構各具特色及美感的建築物,讓校園處處是美的造形,是蒼翠喬木,萋萋芳草,亭台水池,使校園設施藝術化,讓情境直接陶鎔學子的心性。這種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環境教育,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根植人心,效用既深且遠。本校校園已成為鄰近居民良好的休憩場所,也是拍攝婚紗的好景點。
    本校有美好的校舍建築、公園化的校園,進一步我們也強化心靈的、和諧的友善校園的建構,如互相尊重的人際關係、校園倫理、兩性平等、理性溝通、無障礙空間等,讓師生愉悅的在校園中工作、學習及生活。
    本校有完善的輔導諮商空間設施,有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人力,以走動式活潑化輔導方式,貫徹三級預防輔導機制,推動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藉由潛能開發中心診斷學習問題與並發揮潛能、輔導組織讀書會、輔導弱勢學生學習和探討休退學因素回饋教學和輔導單位參考等措施,以激化學生積極學習動機,並提升學習成效。強化提升導師激勵班級向學功能,以因應輔導和協助學生在多元社會下所遭遇面臨之學習和生活上之問題,並成為學生在教學和生活上的引領之「經師」與「人師」。
    本校的生活教育、輔導教育是良善的,具體的指標有近三年都獲得春暉專案執行績優學校,積極辦理反毒宣誓、春暉導師知能研習、菸害防治與戒除。而由於心理輔導人力的專業與用心,單位及個人都獲得教育部的獎勵,並經常接受委託辦理輔導業務觀摩與研習。94年度本校獲教育部遴選為第一屆全國學務及輔導(友善校園)績優學校。96年又獲得勞委會頒授之「友善職場」認證,是全國唯一獲得認證的學校單位。99、104、108年又再次獲教育部頒授「友善校園」績優學校。104、106年獲教育部頒授「生命教育」特色學校。105、109年獲教育部頒授「品德教育」特色學校。我們認為將教育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踐,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

     

    十一、師資優良人事穩定

      本校對於聘任師資極為慎重,均延攬學有專精、極富教學經驗之合格教師。並擬定獎勵辦法,鼓勵教師赴國內外學術機構進修,以取得更高深之學位;更提供學術研究之有利條件,促使教師們多方面發表論文與著作。教職員待遇則比照公立學校標準支給,力求人事安定,使全校教職員皆具高度的專業精神與服務熱忱,能各安本職,為作育英才而努力。由於制度、待遇、環境良好,教師離職率極低,人事穩定,教師都能熱誠投入教學及研究工作,與學生互動良好。

     

    十二、拓展國際交流

      本校為因應國內外競爭,本校已積極拓展國際交流,目前學校設有專責單位國際事務處負責國際交流業務,規劃與國際知名學府締結姐妹校或結盟關係,進行師生交流、研究講習、互訪等。上學年度本校共邀請5位不同國籍之客座教授來校,進行短期授課與專業知識輔導,並舉辦二十幾場外籍學者之國際性演講,讓各院師生有機會瞭解專業領域在國際間的發展。未來本校的國際交流業務將持續推動以下幾項措施,以擴大學習領域,涵養國際視野。1.持續完成校園環境雙語化。2.增聘專業外籍師資。3.鼓勵教師參與國際會議並發表論文。4.設置獎助學金鼓勵研究生出席國際會議。5.輔導學生出國留學。6.推動研究生修習跨國雙學位。7.推動教師取得各項國際證照,藉由國際證照提升教師專業水準。8.延聘國際知名學者蒞校演說及合作。9.訂定獎助學金辦法鼓勵外國學生至本校留學。10.加強與外國大學合作交流。11.配合政府各部會辦理國際合作計畫、教育展及海外參訪。鼓勵師生至海外參訪。

     

    十三、重點突破追求頂尖

      在有限的資源下,重點突破是我們的可行之道。這一點上,本校超微量研究科技中心、工程研究科技中心、藝術中心等特色組織,已有了良好的成效,有的在相關領域中居於領先地位,有的對社區作出卓越貢獻。未來本校仍將尋求可以發展的領域,重點突破,追求頂尖,以期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並持續提高學校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