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正修專訪高雄建築設計師羅耕甫 打造國際視野用建築讓世界看見台灣

發布日期 : 2025/06/17

 

新聞稿

 

來自高雄的建築設計師羅耕甫,近年來躍升為南台灣建築界最受矚目的代表人物。他是台灣唯一連續四屆榮獲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WAF)大獎的建築師,與國際建築巨擘札哈·哈蒂、隈研吾等同台競技屢獲肯定,成就斐然。2025年,羅耕甫更被選為建築園冶獎創立三十年以來的首位代言人,開創台灣建築新里程碑。

 

羅耕甫近日接受正修科技大學Podcast節目「卓越正修」專訪,與主持人、副校長黃柏文對談,分享他從高雄醫學院心理系畢業後,跨足建築設計領域的心路歷程。他坦言,雖在國際建築界已有一定聲望,仍選擇返校就讀正修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正是看見該校建築校友在業界的優異表現與學校紮實教學傳統,並為取得北歐建築研究所學分相當的重要歷程鋪路。

 

從心理學跨界建築設計,羅耕甫以實力證明夢想無所設限。他表示,自己自幼對建築充滿憧憬,大學就讀期間,因緣際會接下一筆400坪商業空間的設計案,自此走上建築設計之路,並創立「橙田建築室研所」,逐步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儘管創業初期面臨財務與轉行壓力,羅耕甫憑著對永續、生態與美感兼具的堅持,逐步建立起獨特風格。

 

在節目中,羅耕甫也談及其建築理念與國際經驗。他特別提到已於2021年拆除、由黑川紀章於1972年設計的「中銀膠囊塔大樓」。該建築為日本代謝派的經典之作,象徵當代科技進步與未來城市的想像。儘管最終不敵時代淘汰,卻深刻影響他對建築創新的反思與追求。

 

羅耕甫進一步說明,代謝派建築由黑川紀章、丹下健三等人於戰後日本提出,以模組化、可擴展、可更換為核心,強調城市與建築如生命般不斷代謝更新。他認為,雖台灣與東南亞地區並未直接套用代謝派形式,但在當代面對資源有限、快速變遷的城市環境中,其「可調整性」的概念仍具高度實用價值。

 

羅耕甫也積極回饋社會,長期協助弱勢學生學習建築技能,深受業界與學界敬重。黃柏文副校長形容他是「人間活菩薩」,在專業上是後輩學習的典範,在人文關懷上更令人動容。羅耕甫鼓勵學生們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堅韌精神,同時精進AutoCAD、Sketch、Archicad、Lumion等專業工具,並為自己設定清晰的職涯目標。更多精彩訪問內容將收錄於卓越正修Podcast,連結網址: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vz3hv6y06yh01xccxwq4ym4/platforms

 


 

Podcast 平台

 Firstory

 Spotify

 Apple PodCast

 KKBOX

 Pocket Casts

 Castbox

 Player FM

 Podcast Addict

 Amazon Music

 Noice

 Sound On

 rephonic

 

網路新聞

 臺灣時報

 台灣好報

 中央社訊息平台

 鮮週報

 台銘新聞網

 波新聞

 Talk News 說新聞

 

網路平台

 Youtube (上集)

 Youtube (下集)

 Youtube Shorts

 TikTok

 

平面媒體

 正修校友羅耕甫獲選建築園冶獎代言人 - 臺灣時報

 連4年世界建築節大獎得主羅耕甫 領先全台代言建築園冶獎30週年締造產業新頁 - 鮮週報